龙8手机游戏官网:城市年鉴2023|新能源车:技术未定型“英雄榜”有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84.1万辆,同比增长39.8%,环比增长8.9%,渗透率突破40%,再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更是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相关数据显示,未来10-15年新能源汽车将发展成10万亿规模的大产业。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梳理了2023年城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大事件(20件事,11座城市)。并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教授做点评和展望。

  1月,北京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燃油车牌照需要摇号,新能源汽车牌照需按申请先后顺序排队。2023年北京计划发放10万个小客车牌照,其中燃油车牌照3万个,新能源汽车牌照7万个。由于新增购车指标较少,北京市汽车市场以存量更换为主。

  4月,深圳出台了《深圳港汽车出口资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对经深圳港海上运输出口的汽车给予资助,2023年、2024年每辆车分别资助800-1200元、600-1000元。

  9月,上海市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政策。该政策规定,个人用户报废或转让在本市注册登记的非营业性小客车,并在上海市注册的汽车销售机构购买纯电动小客车的,可以获得一次性10000元的购车补贴。

  12月,《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发布,上海新能源车免费牌照申请门槛提高:要求名下既无新能源车,也无燃油车。

  (详见澎湃新闻10%公司《上海新能源车免费牌照申请门槛提高:要求名下既无新能源车,也无燃油车》相关报道)

  (详见澎湃新闻10%公司《华为与江淮合作造车?余承东独家回应:华为不是亲自造车,还是智选模式》相关报道)

  7月,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签订了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在安徽合肥注册公司,联手开发两款针对中国中型车市场的大众品牌电动车型。

  (详见澎湃新闻10%公司《小米汽车“借用”北汽生产资质?将由小米集团在小米工厂自行生产》相关报道)

  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成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重庆在汽车制造领域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赛力斯一直被公认是与华为合作最早,投入最多,积累更深厚,产品型号最多的合作伙伴。

  《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指出,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下发补助资金共计189.9亿元。其中补贴金额最高的是上海,能拿到24.6亿元资金,补贴的车企是上汽集团旗下企业和特斯拉,广东、安徽、浙江、陕西、北京、重庆能拿到的补贴资金均超过10亿元。

  基于对2023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大事件的梳理,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深圳市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的资助显示了地方政府在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投入,这将进一步加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竞争力。比亚迪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13.67亿元,同比增长129.47%。而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获得政府补贴为27.2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计入的政府补助为9.39亿元。

  我们前述梳理的这些城市,不仅有一线城市,还有二、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虽然区域和经济总量有差别,但有一个普遍的发展逻辑。一旦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首先会为当地带来直接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以比亚迪为例,2022年企业年报显示,企业各类直接税收一共有43.26亿元。当期员工总人数为57万人,本科及其以上有7.6万人。57万比亚迪人共计工资为597亿元,所以这些员工平均年薪是10.47万。这些员工对房地产和商业都会有需求,这就体现了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溢出效应”。

  第三,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力支持,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并在2023年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最后,我们经常讲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产业链齐全、并拥有广阔的市场,而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势头就可以进一步印证这一论断。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否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各主要城市的分布格局来讨论其增长趋势和发展特点?

  总体而言,2023年奠定了新能源汽车“主流化”的趋势。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的第一年,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油电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在补贴缺位的情况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比上年猛增3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30%(即当年汽车销售量中的30%为新能源汽车),这是新能源汽车上升为主流选择的标志。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特斯拉、比亚迪等领先企业跨越盈亏平衡点开始盈利,理想、小鹏、蔚来等新势力企业不断推出新车型,华为、小米等生态殿堂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极为显著,未来只有少量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成为行业主角。

  综合来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销量的增长上,更重要的是在于产业布局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的建立。这些因素共同铸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并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澎湃新闻:虽然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但是2023年许多地方政府仍出台了关于购置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基本上,国内主要城市当前补贴政策主要是以旧换新和直接一次性补贴(金额在0.5万到1万之间),你怎么看待当前的政策?

  这个补贴金额其实并不太大。原来最早购置新能源车辆的补贴政策是最高补贴12万,比如,买一辆30万的纯电动车,国家补贴6万,地方政府再补贴6万,差不多一辆车能补贴到12万。根据此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国家层面的优惠政策还保留了一项车辆购置税减免,车辆购置税减免延续到2027年底。这一项购置税大概能省一两万元。一些地方政府的补贴方式基本是聚焦在置换上,即原来油车换成电车,地方政府给车辆购置方补贴0.5万-1万。但这都是比较小额的补贴。

  新能源汽车大受欢迎,部分原因在于其使用成本较低,尤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然而,电池衰减的潜在成本可能还未被市场普遍认识到。此外,新能源汽车以其时尚和高科技的特点吸引消费者,如先进的电子互动系统和智能驾驶功能。同时,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上牌过程通常更为便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澎湃新闻:在审视各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北方城市,合肥、武汉等中部城市,以及上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在制定补贴政策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如何理解这种区域分布的政策倾向?

  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还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合肥和河北等地区,吸引了华为、蔚来等知名企业投资,加快了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些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土地、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并且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

  澎湃新闻:在梳理国内主要城市充电桩建设的补贴政策时,我们观察到,地方政府在这一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力度也相当大。什么因素驱动了这些地方政府采取这样的投入策略?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为电动车带来了新的便利性,中国在这方面拥有优势。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尤其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预示着未来电池会更加轻便高效,虽然温度适应性的挑战仍需解决。这些都加大了居民对于电动化的需求。

  以海南为例,海南在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方面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这得益于其早期实施的燃油税改革。全岛道路免收高速公路费用,而是由较高的燃油税补贴这部分损失,因此海南油价相对较贵,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价格优势更加突出。海南气温全年比较稳定,对电池性能更为友好。这些条件促进了新能源车的普及,海南居民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

  不仅仅是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打价格战,理想、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车企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车型,连华为、小米也加入鏖战,使得行业“非常卷”。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都处于井喷的黎明。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汽车普及率的增长,它势必成为消费的重要部分,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都不可能放弃这块增长的大蛋糕。

  2023年,澎湃研究所开启全新栏目《澎湃城市观察》,并于近日推出年度策划《城市年鉴2023》。7位研究员主笔,总结2023,预见2024。7大领域,71座城市,我们这样与2023年挥手告别。